二、冷庫建筑維護常識
冷庫的使用管理,既要做到合理使用,而且要重視冷庫建筑的經常性維護工作。
經常性維護工作包括:
(1)對冷庫建筑物的使用狀況進行經常性檢查,使早期的損壞能得到及時的發現,免得發現不及時,得不到早期的治理,導致繼續惡化。
(2)對發現的早期損壞采取可行的技術措施,及時進行修復,使冷庫建筑物的修復建立在局部修理或小修小補上,防止小患未除,釀成需付出較大經濟代價的較大范圍的修理。冷庫建筑物較常見的損壞情況及其原因參見表7.1。
表7.1
損壞現象
|
原因分析
|
墻面局部泛潮,內襯墻面(或護面層)結霜或結冰串花,甚至凍酥脫落
|
1. 隔熱層受潮嚴重?赡苡捎诟魺釋雍穸绕、隔汽層被損壞、漏水或滲水、防熱橋處理已損壞等造成隔熱層受潮。
2. 隔熱材料下沉或脫落,形成此處隔熱層空洞
|
低溫庫上面的高溫庫地面和柱腳處,以及低溫庫下面的高溫庫頂板底面和柱頂端,產生結冰霜或結露滴水
|
隔熱層愛潮,隔熱性能降低,或者隔熱層厚度不足。柱子的防熱橋處理施工質量差,或者損壞,也可能是柱子防熱橋的隔熱層高(長)度偏小
|
庫房頂板潮濕或結冰
|
屋面漏水,隔汽層損壞或隔熱層厚度不足,造成隔熱層嚴重受潮
|
庫內墻面或護面層凍酥脫落
|
凍融循環嚴重,磚砌體、水泥砂漿或鋼筋混凝土柱板強度標號偏低
|
外墻下部出現斜裂縫
|
基礎受水浸泡,人工地基處理質量差,未設置地圈梁,墻基礎不均勻下沉
|
外墻在整體式屋面處產生水平裂縫,或轉角處產生斜裂縫
|
屋面未做架空通風層,或未做保溫層面處理;建筑物總寬度尺寸超長;各房降溫不均衡
|
閣樓屋面的外墻產生水平裂縫及轉處出現垂直裂縫,尤其在西南角處的裂紋比較嚴重
|
屋面未做架空通風層或未做保溫屋面處理;閣樓內溫度過高;外墻轉角處未配置水平鋼筋;墻角處在圈梁與庫內板間設備了錨系構件。西南角因受太陽輻射熱影響較大,故此角裂縫比其余角處大
|
庫房在停止降溫以后,庫溫回升過快
|
圍護結構隔熱性能差、熱橋現象嚴重,冷藏門關閉不嚴
|
冷藏門變形越來越大,關閉不嚴,跑冷嚴重
|
冷藏門制作質量差或使用管理不善,密封條不完整,以及其它損壞部分未及時修理,造成惡性發展
|
加熱防凍地面凍脹,地面開裂,造成庫內梁柱、板等出現裂縫,內墻損壞等
|
1. 設計考慮不周,加熱防凍措施不當,地下水位偏高
2. 工程質量低劣,水分侵入隔熱層,加熱防凍系統無法正常運轉
3. 使用操作管理不善,未按時對地面進行加熱循環,或造成加熱循環短路,地面下加熱管道系統阻塞等
|
冷庫建筑物的損壞情況,一般是以損壞狀態和生產使用中出現的不正,F象來判斷的。其損壞程度,有的需在升溫后作進一步復查核實,然后,針對損壞的程度進行小修或大修。依據損壞的修復條件,確定采取不停產維修,或停產(局部或全部)維修。
冷庫建筑的維修,尤其是損壞比較嚴重的維修,一般應委托專業技術部門設計和施工。
三、冷庫地面凍脹的處理方法
冷庫地面凍脹的處理方法,主要是對已經凍結的土壤進行解凍,然后再針對建筑物被損壞的情況進行修復。地面解凍應非常緩慢地進行,使凍土層中融化的冰水被周圍土壤吸收。如果解凍過速,地面下凍土的上層解凍較快,較多融化的冰水易積存于地面墊層和未被解凍的凍土之間,使已解凍的土含水量過大,甚至達到過飽和狀態,而喪失應有的承載能力,建筑物就有下沉的危險。全部解凍過程所需的時間,視其凍結深度而不同,一般以20~60天為宜,或者再稍長一些。冷庫地面凍脹的解凍方法,可采用冷庫停產升溫和不停產加熱兩種解凍方法。
冷庫停產升溫解凍方法,一般是在地面下土壤凍結深度較淺、地面結構有損壞,但估計解凍復原后仍可繼續使用,冷庫允許暫時停產的條件下采用。將庫房溫度緩慢升至并保持-4℃左右(溫度保持-4℃,主要防止冷間出現凍融循環,并在此條件下減少地面的冷源),由于地熱的作用,使地面下的凍土層由下至上緩慢地解凍。
冷庫不停產加熱解凍方法,適用于地面加熱系統未被損壞且基本完整還可繼續運轉的冷庫地面。可采用電加熱裝置來提高加熱系統的熱風溫度,一般以25~35℃為宜,并每天適當增開加熱系統循環的時數,使地面加熱層得到較為充分的加熱,切斷由地面傳給凍土層的冷源,地面下的凍土層主要靠地熱的作用由下往上緩慢地解凍。在加熱解凍過程中,必須正確掌握供熱風的溫度和回風的溫度,回風溫度通?刂圃诒日_\轉要求的溫度高5℃。當回風的溫度到達并超過控制的溫度時,需適當降低供熱風(或供油)的溫度,而加熱循環運轉的時數則不宜減少,直至地面全部解凍為止。這樣做既可達到均勻緩慢解凍,也有利于節約能耗。在炎熱季節,室外空氣溫度已達到供熱風的溫度時,可用風機直接抽取室外熱風,進入地面加熱系統進行加熱,而回風通過專設的排風口排至室外。
無論采用哪一種的地面解凍方法,在解凍期間,需在整個冷庫地面上堆裝一定的貨物重量,以便地面復原較為均勻平整(但也很難使地面恢復到原狀)。
四、氣調庫氣密性試驗時注意事項
氣調庫氣密性試驗采用內部加壓法。試驗前將庫門打開,使庫內外空氣充分交換,時間應不少于24小時,盡量使庫內外的溫度一致;
停止對庫內外的降溫與加熱;堵塞所有與庫外連通的孔洞,并密封好;
關閉氣密門并檢查,其密封應良好。然后啟動打壓裝置(根據各個庫的條件,可選擇氣調設備中的乙烯機或空壓機),使庫內壓力上升到比合同所要求的壓力高5mmH2O,然后再關閉打壓裝置及閥門。
第八章 貨物保管和衛生
冷庫要加強商品保管和衛生工作,重視商品養護,嚴格執行《食品衛生法》,科學管理,保證商品質量,減少干耗損失。
一、加強管理工作,確保商品質量
提高和改進冷加工工藝,保證合理的冷藏溫度,是確保商品質量的重要一環。食品在冷藏間如保管不善,易發生腐爛、干枯(干耗)、脂肪氧化、脫色、變色、變味等現象。為此,要求有合理的冷加工工藝和合理的儲藏溫度、濕度、風速等。各種商品的冷藏推薦條件應參考有關標準。
在正常生產情況下,凍結物冷藏庫的溫度應控制在設計溫度±1℃的范圍內。冷卻物冷藏庫的溫度應控制在設計溫度±1℃的范圍內。貨物在出庫過程中,凍結物冷藏庫的溫升不超過4℃,冷卻物冷藏庫的溫升不超過3℃。進入凍結物冷藏庫的凍結貨物溫度應不高于冷藏庫溫度3℃。例如,冷藏庫溫度為-18℃,則貨物溫度應在-15℃以下。
商品在儲藏時,要按品種、等級和用途情況,分批分垛位儲藏,并按垛位編號,填制卡片懸掛于貨位的明顯地方。要有商品保管帳目,正確記載庫存貨物的品種、數量、等級、質量、包裝以及進出的動態變化,還要定期核對帳目,出庫一批清理一批,做到帳貨相符。要正確掌握商品儲藏安全期限,執行先進先出的制度。定期或不定期地進行商品質量檢查,如發現商品有霉爛、變質等現象時,應立即處理。
有些商品(如家禽、魚類和副產品)在冷藏時,要求表面包冰衣。如長期冷藏的商品,可在垛位表面噴水進行養護,但要防止水滴在地坪、墻和冷卻設備上。凍肉在碼垛后,可用防水布或席子覆蓋,在走廊邊或靠近冷藏門處的商品尤應覆蓋好,要求噴水結成3mm厚的冰衣。在熱流大的時候,冰衣易融化,要注意保持一定的厚度。
冷庫要加強衛檢工作。庫內要求無污垢、無霉菌、無異味、無鼠害、無冰霜等,并有專職衛檢人員檢查出入庫商品。要認真記載商品的進出庫時間、品種、數量、等級、質量、包裝和生產日期等。要按垛掛牌,定期核對賬目,出一批清理一批,做到帳、貨、卡相符。
下列物品不得進入冷藏庫。
1 腐爛變質、有異味、流汁、流水、不符合質量要求的水產品或其他的物品;
2 易燃、易爆、有毒、有化學腐蝕作用(腌制品除外)和有污染的物品。
二、庫房衛生管理
食品進行冷加工,并不能改善和提高食品的質量,僅是通過低溫處理,抑制微生物的活動,達到較長時間保藏的目的。因此,在冷庫使用中,冷庫的衛生管理是一項重要工作。要嚴格執行國家頒發的衛生條例,盡可能減少微生物污染食品的機會,以保證食品質量,延長保藏期限。
1 冷庫的衛生和消毒
冷庫的環境衛生食品進出冷庫時,都需要與外界接觸,如果環境衛生不良,就會增加微生物污染食品的機會,因而冷庫周圍的環境衛生是十分重要的。冷庫四周不應有污水和垃圾,冷庫周圍的場地和走道應經常清掃,定期消毒。垃圾箱和廁所應離庫房有一定距離,并保持清潔。運輸貨物用的車輛在裝貨前應進行清洗、消毒。
2 庫房和工具設備的衛生與消毒
冷庫的庫房是進行食品冷加工和長期存放食品的地方,庫房的衛生管理工作,是整個冷庫衛生管理的中心環節。在庫房內,霉菌較細菌繁殖得更快,并極易侵害食品。因此,庫房應進行不定期的消毒工作。運貨用的手推車以及其他載貨設備也能成為微生物污染食品的媒介,應經常進行清洗和消毒。庫內冷藏的食品,不論是否有包裝,都要堆放在墊木上。墊木應刨光,并經常保持清潔。墊木,小車以及其他設備,要定期在庫外沖洗、消毒。冷庫內的走道和樓梯要經常清掃,特別在出入庫時,對地坪土的碎肉等殘留物要及時清掃,以免污染環境。
3 冷庫工作人員的衛生
冷庫工作人員要注意個人衛生,要勤理發,勤洗澡,勤洗工作服,工作前后要洗手,定期進行身體健康檢查,發現有傳染病者應及時調換工作,未痊愈時,不能進入庫房與食品接觸。庫房工作人員不應將工作服穿到食堂、廁所和冷庫以外的場所。
|